电脑知识网 > 电脑知识 > 软件知识 > 正文
新软件识别偷玩手机的“熊孩子”
网络整理 2018-04-19 07:01原标题:新软件识别偷玩手机的“熊孩子”
如今,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变成了“手机控”,沉迷手机无法自拔。不少孩子因过度使用电子产品而引发视力下降、骨骼发育不良等疾病,甚至出现自制能力下降、心浮气躁等心理问题。
统计显示,大部分3到12岁的孩子每天会花1到3小时的时间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13到18岁的青少年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甚至可达3到6小时以上。如何才能让孩子远离手机呢?
近日,“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智能系统安全实验室徐文渊教授团队和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合作,开发出一种基于行为识别的算法软件。该软件能通过识别操作者的手势等细节,判定出当前使用手机的是成年人还是小朋友。未来,这款软件有望能通过各种方式限制未成年人的手机使用行为。
实际上,目前市场上也有很多能管理并限制手机使用行为的软件,但它们为何无法根治手机沉迷问题呢?
徐文渊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些软件多采用被动防范的方式,即在使用前需要打开软件进行设置,之后软件才能起到限制作用。如果没有启动该软件,孩子还是能玩手机,起不到控制作用。
相比之下,徐文渊团队开发的软件更强调主动防范。
徐文渊表示,团队通过获取手指按压的表面积、施加的压力、滑动的长度等度量数据,从而判定使用者是否是未成年人。如果是未成年人就会启动主动限制功能,这样就不怕“熊孩子”偷拿手机去玩了。
目前,这一软件识别的准确率已达97%,但依旧有3%的失误率。“若放到全国手机用户群体中,这个量也很庞大。”但徐文渊说,可以通过增加一些辅助手段来解决软件判断错误问题。
安装该软件后,软件如判定是孩子在用手机,它会友好地提醒小朋友;若孩子偷偷用手机购买游戏装备,软件则会限制其交易行为。
据悉,该技术尚处实验室研发阶段,还需后期不断完善。徐文渊表示,目前软件只是一种基础算法,并未被整合到手机的操作系统中。
在市场化应用方面,徐文渊希望有合作方加入,共同完成市场化开发工作,让技术转化为应用,让手机不再成为“熊孩子”的最爱。(江耘)
(责编:王小艳、王珩)
转载请标注:电脑技术网——新软件识别偷玩手机的“熊孩子”
- 上一篇:国务院:计算机软件等知识产权对外转让需进行
- 下一篇:高科技软件在沪实现产学研突破
- 搜索
-
- 2021-05-16知识竞赛软件
- 2021-05-16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期促
- 2021-05-16开源协议适用范围及其对
- 2020-10-13长城软件
- 2020-10-13飞鸟知识竞赛系统 V4.2 绿
- 2020-10-13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WEB
- 2020-08-12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
- 2020-08-12软件定义的新时代 传统车
- 2020-08-12多重利好为创新研发注入
- 2020-08-12开足马力,中国软件产业
- 2019-02-132月13日MSCI中国板块涨幅达
- 2019-12-092019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
- 2020-06-24东华软件“鹏霄”服务器
- 2020-06-29壮大国产工业软件
- 2020-07-11[期货知识]期货资金流向正
- 2020-07-17科蓝软件(300663)公司研究:
- 2019-03-27互联网软件知识产权保护
- 2019-04-0816只持仓翻倍!北上资金连
- 2019-11-24世界5G大会开启智慧之路可
- 2020-06-192020国际知识产权应用暨项
- 2021-05-16知识竞赛软件
- 2021-05-16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期促
- 2021-05-16开源协议适用范围及其对
- 2020-10-13长城软件
- 2020-10-13飞鸟知识竞赛系统 V4.2 绿
- 2020-10-13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WEB
- 2020-08-12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
- 2020-08-12软件定义的新时代 传统车
- 2020-08-12多重利好为创新研发注入
- 2020-08-12开足马力,中国软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