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技术汇总_电脑技术网_电脑技术官网

电脑知识网 > 近期新闻 > 正文

一个A轮,估值30亿

网络整理 2024-03-17 13:01

(原标题:一个A轮,估值30亿)

“最近好几个投资人都找到我,来打听一家液流电池企业。”

王明任职于一家专注于新能源的FA机构,他口中的这家企业成立时间刚两年多,就已完成了三轮融资,目前正在谈A轮。“投资人见不过来,企业手里拿了一堆TS,投前估值已经喊到了30亿。”

一位北京硬科技VC合伙人也深有感触,他明显感觉到最近液流电池项目的估值体系要比以前高很多,“至少要比一年之前高出30%,尤其国资、产业投资机构热情最为高涨。”

这是液流电池崛起的一抹缩影这里堪称过去一年最吸金赛道,过亿元大额融资频频诞生,大连融科储能、液流储能、纬景储能、星辰新能、宿迁时代储能……这样的名字还有很多。

正如一位投资人所言,“站在新能源革命的转折点之上,如果你错过了锂电池,错过了光伏,那么以液流电池为代表的储能,将是最后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

2023,这里排队宣布融资

一条火爆赛道

2023年,堪称液流电池爆发元年。

最新一笔投资是在2023年12月底,全钒液流电池企业北京星辰新能宣布获得战略注资,由中国石油昆仑资本和豫资新材料集团投资。在此一周前,星辰新能刚完成国电投产业基金、五矿创投、中车资本、中科院资本、国经资本、常州市产业基金、江苏武进高新投、常州科创投等多家产投方战略投资。

同一月,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Enerflow)宣布已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由高瓴创投领投,国新国证共同投资。至此,液流储能在一年内完成两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达数亿元。这家成立于2022年的创业公司,坐落于山东潍坊市,专注于液流电池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也是国内仅有的掌握全钒和铁铬两大液流电池关键技术的企业。

稍早前的10月,液流储能电池研发商宿迁时代储能获得A轮亿元融资,同样由高瓴创投领投,邦盛资本、苏创投、产发创投等多方跟投。这是一家专注于水系有机液流储能电池研发与生产的高科技企业,拥有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离子交换膜等核心技术。目前公司一期年产2GWh生产线已投产,并已实现全产业链生产水系有机液流电池。

而上海电气储能也在去年9月,宣布完成A轮增资,由华强资本、国君创投和基石资本领投,鞍钢资本、海越资管、高科新浚跟投,共同完成4亿元注资。作为上海电气投资成立的科技型储能平台公司,上海电气储能是上海电气“4+2+X”新赛道战略布局的重要参与者,专注于液流电池关键材料、电堆、系统集成的自主研发、制造与销售。

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笔则是在去年4月,大连融科储能完成超10亿元B轮融资,由君联资本领投,大连金投、老股东熔拓资本及其他多家投资人跟投。融科储能成立于2008年,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设立旗下大连融科储能,专业从事钒液流电池技术研发、产业化和市场应用,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钒液流电池研发制造的能源科技公司。

时间线再向前推移,全氟离子膜与质子交换膜研发商科润新材料完成2.4亿元C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北汽产投、未势能源、宇通集团、通用技术资本、架桥资本、盈鼎投资等联合投资,老股东熔拓资本、四海新材等继续加码投资。这是质子交换的膜材料企业,有望改善我国钒液流储能电池和氢燃料电池领域“卡脖子”的核心膜材料难题。

放眼望去,获得一众VC/PE青睐的还有纬景储能、吉兆储能、天府储能、国润储能……液体电池创业队伍蔚为壮观。

为何液流电池突然火了?

事实上,液流电池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早在1974年,液流电池作为一种电化学储能技术就已面世。但彼时正处于新能源汽车萌芽阶段,由于能量密度不及锂电池,液流电池技术便逐渐边缘化,几十年间一直不温不火。

直到近年来,储能电站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液流电池终于迎来了用武之地。

这背后的关键词就在于:安全。从元素特性而言,锂电池含量提升越高,安全性风险就越大,尤其是在充放电过程容易形成锂枝晶,导致短路,产生大量的热,烧坏隔膜。此外,高温也会使电解液分解成气体,当压力过大时,锂电池电芯就会爆炸。据光大证券统计,从2011年到2022年4月,全球总计发生34起储能电站爆炸事件,其中由锂电池引起的事故高达32起

为此在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3版)》,明确提出“中大型储能电站应选用技术成熟、安全性能高的电池,审慎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且

“储能电站锂离子电池设备间不得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

属于液流电池的机会来了。一位长期关注液流电池的投资人表示,液流电池是用水作为电解液溶剂,水本身不可燃,并可阻燃,其电化学反应和整个充放电过程,都是在水性的条件下发生,不存在燃烧爆炸的风险,具备本征安全。“此外,液流电池循环寿命理论可达25年以上,充放电循环次数25000次以上,100%充放电无衰减,更适合长时储能。”

而政府招标,历来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之一。以去年5月湖北省的一场新型储能电站招标会为例,明确储能时长的项目共14个,其中规划时长在4小时以上的项目有5个,而在后者中有4个均为液流储能电站。

面对一个处在爆发前夜的新兴产业,VC/PE们自然不愿错过。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此前表示,“众所周知,决定储能系统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安全,二是成本。液流电池因为安全和其功率与容量解耦的特殊电化学储能方式引起了较高的关注度。”

海松资本CEO、管理合伙人陈立光也认为:“在双碳战略和能源转型的推动下,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已进入新阶段。长时大规模储能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要素,其中全钒液流储能系统将发挥显著的推动作用。”

争抢下一个宁德时代

异军突起的液流电池,正是储能爆发的一抹缩影。

中国物理与化学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数据显示,2023年1-6月,我国新型储能新增投运装机规模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预计到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到2030年预计接近3万亿。

这引得一众VC/PE纷至沓来。根据清科研究中心《2023年中国储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中共有接近60支基金将储能作为主要投资或关注领域,累计募集资金717.39亿元,且多数大额基金出现在2021年及之后。

而在投资方面,截至2022年9月,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对储能领域项目投资累计近400起,涉及投资金额约1,300亿元。不难发现,储能领域项目投资在时间分布上的走势,与基金募集情况十分相似,也呈现阶梯式上升特征。

至此,一批储能独角兽正从赛道中冲出。

2023年7月,坐落于厦门的海辰储能宣布完成C轮融资,总额超45亿元。而投资方阵营豪华国寿股权和金融街资本共同领投,中银资产、金石投资、国投招商、国风投基金、中金资本、鼎晖百孚、中 美绿色基金联合领投,首建投新能源、合肥产投及现有股东峰和资本、经纬创投、农银国际、中兵国调、众创等跟投。投资界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本轮投后估值近300亿元。

深圳则跑出了一个用户侧储能独角兽德兰明海。从2021年至今完成4轮融资,累计金额超6亿人民币,投资方汇聚了源码资本、中铝浙江君融基金、鲲鹏光远、达晨财智等知名投资机构,以及产业内知名的头部战略机构。在2022年9月完成B+轮融资后,德兰明海估值达到10亿美元级别。

压缩空气储能领域也不遑多让。2023年5月,中储国能宣布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超10亿元。该轮融资由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信达鲲鹏领投,联想之星、中科创星、招银国际、华控基金、普华资本、新鼎资本等老股东继续跟投,并有浙能基金、广西广投、建信(北京)投资、国晟基金等产业投资人及新股东参与投资。据华控基金透露,企业本轮投后估值超60亿元。

西安也在最近诞生一个储能准独角兽。今年1月初,投资界独家获悉,西安奇点能源已完成C轮融资,融资额达3亿元。本轮融资由交银投资、建信投资联合领投,中集资本、广州产投跟投。而数月前,奇点能源宣布完成超7亿元B轮融资,换言之不到一年时间连续融资超10亿元。据悉,奇点能源最新估值已达到准独角兽级别。

但值得警惕的是,数以万计的储能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直接导致行业内卷严重,正如投资人提醒,“担心储能刚爆发就过剩了。” 此前,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公开演讲中坦言,储能行业没有最卷,只有更卷。他指出,产能链价格持续走低,储能投标价半年下降三分之一。“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愈演愈烈,冲业绩、抢份额、报价跌破成本。一半春天,一半寒流,就是我们现在储能行业的现状。”

随之而来,企业被迫陷入价格厮杀战。根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以2023年11月中标为例,2小时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不含用户侧应用)中标均价跌至800.46元/kWh,同比下降47%;4小时储能系统最低中标价格为638元/kWh,创历史新低。

同时Wind数据显示,A股52家储能上市公司中,有30家企业2023年三季度净利润为环比降低。此外,储能板块的净利润增长率在2022年达到高点,接近70%,2023年下滑至40%,2024-2025年则将降至20%左右。

行业淘汰战仍将继续。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预测,在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市场整体将供大于求,系统集成较电芯环节竞争更为残酷,50%以上的储能系统企业(含大储系统、工商储系统、户储系统等企业)将被淘汰出局,前十名储能系统集成商将瓜分八成以上市场份额。

这一幕似曾相识2006年光伏行业掀起一股热潮,随即国内光伏产业便遭遇过了产能严重过剩、价格大幅下滑、企业纷纷倒闭的危机。最终,国内光伏产业痛定思痛,通过技术创新又重新杀回世界之巅。

一位本土创投大佬所言,“真正的繁荣往往都在泡沫破灭之后到来,一定程度上,泡沫是我们前进的方式。”沿着这个逻辑,我们便可以理解了眼下储能的疯狂景象。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下一个宁德时代就将从这里诞生。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明为化名

参考资料:

1、《液流电池,正在储能市场“分庭抗锂”?》,甲子光年

Tags:[db:TAG标签](146080)

转载请标注:电脑技术网——一个A轮,估值30亿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